1月19号美国关于禁止下载TikTok的禁令即将生效,TikTok在美国的命运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。

禁令产生的时代背景
TikTok凭借短视频平台的魅力,迅速吸引了全球,尤其是美国的年轻用户。美国一些本土公司显然感受到了威胁,尤其是在TikTok带货和直播电商的模式下,传统的社交平台和零售商的生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从2020年开始,美国政府便开始了对TikTok的审查,特朗普政府更是直接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字节跳动出售TikTok,理由是担心该平台将美国用户的数据交给中国政府。
尽管这项命令在法律上遭遇重重波折,但在2024年4月,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法案,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前将应用程序出售给美国公司,否则将面临全国范围的禁令。
壮士断腕,来自TikTok的反击
面对美国禁令的压制打压,TikTok没有被吓倒,还没等到被迫出售或禁用,提前主动关闭了美国1.7亿用户的应用程序。壮士断腕以全质,这波操作不仅让美国政府进退两难,还彰显了中国企业的韧性与气节。
美国TikTok用户纷纷表示对禁令的不满,许多州议员也提议延期禁令,因为美国目前还未出现能与TikTok一较高下的替代平台,依赖于TikTok进行内容创作和营销的企业和用户会因此遭受损失。
交猫税
人际交往的第一步,就是聊宠物,不知何人起头说要玩小红书就要先交出你的猫(照片)。
作为回应,中国用户也在评论区晒出了自己猫咪,就是体型胖了些。
对帐单
随着交流的逐渐加深,双方网友从一开始谈天说地,逐渐开始“对账”,工资、支出、医疗、住房等等,最后发现原来天下“牛马”都一样。
直面沟通之后,中美信息差已经迅速抹平,美国网友了解到中国并非像宣传的那样处于“水深火热”之中,中国网友明白了原来“外国的月亮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圆。
学外语
文化的“无缝连接”,让小红书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跨国“英语角”。中美网友们分享生活之余,还利用这个机会互相学习语言、文化,甚至解答作业问题。
中美网友顺利会师小红书,就好像突然推倒的柏林墙,让双方看到了真实的彼此,一个个具象的、生动的、认真生活着的个体,有着相同的喜怒哀乐。
人和人之间的共性,远大于国与国之间的区别,跨越意识形态,不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去评判对方,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、去学习,这不就是世界本应有的样子吗。
尽管现实之中,两国政治关系仍然扑朔迷离,但在数字化的世界里,文化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,希望双方未来可以携手共进,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。